核心提示:無數個小矛盾的背后其實是由一個大矛盾決定的,即光伏發電成本即高,又想大面積普及,能不出現問題嗎?最終解決光伏行業困境的一定不是政府,而是市場,政府推動作用再大也是輔助,市場才能治本。
1.不能破又不能活
很多龍頭光伏企業諸如尚德、賽維LDK等負債率都超過了100%,幾乎永遠不可能償還其債務,要這些企業死亡的理由極為充分,但又好像不能死亡。大企業凈資產已經所剩無幾,若破產債權人的損失必將是嚴重的,社會、政府、職工、債權人都無法承受破產之重。所以,這些企業還必須活著,哪怕企業還是持續虧損,只要他不破巨大的矛盾就不會暴發。企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,行業也會跟著遭殃,用通俗的話說,既然企業橫豎都是一死,半死不活成為了最佳選擇。
2.救不了又不能不救
政府能夠忽悠企業創造巨大產能,可以免收土地費用,可以拉攏銀行,但政府能救得了光伏行業嗎?整個光伏行業總產值超過3000億元,就業人數接近50萬人,企業全線虧損,政府慣用的“輸血”手法已經發揮到極限,變相的撥款救助救的了一時,救不了一世,關鍵看企業能否恢復自身的盈利能力,即造血功能。
企業恢復造血功能靠兩點,第一,產能撤退后光伏產業達到供需平衡,“價格戰”結束,企業開始盈利,這一點短期內不可能實現,因為在第一個矛盾中筆者已經指出,很多光伏企業有太多的理由不能死亡。第二,政府提高裝機規劃,通過市場消化過剩產能,企業也可以有一條活路,但目前來看,這一點更不現象,補貼資金過高,政府難以承受。
政府救不了光伏企業,只能維持住一個市場,讓優勢企業存活,讓劣勢企業慢慢退出,而且“洗牌”時間一定會延續好幾年,這樣社會矛盾被分散化,不至于集中爆發。
政府同時又不能不救光伏企業,巨大的產能首要責任是地方政府,就是救不了行業政府也必須擺出一幅扶持和開啟國內市場的姿態,一來體現自身的職責,二來轉移企業和媒體視線。
3.不想要,又不能不要
電網公司對新能源發電可以說毫無興趣,新能源發電并網成本高,蠶食電網市場份額,電能質量不如火力發電,其實電網企業內心一萬個不愿接納新能源發電。而且,中國經濟下滑非常嚴重,火力發電富足,前幾年出現的"電荒"暫時不可能繼續上演,電網公司絲毫不能從新能源發電中獲取什么利益。
但電網公司又不能不接受新能源發電,新能源行業和國家高層都給予其極大壓力,電網反而被迫表現出一幅接納分布式系統的姿態來,這又是一大矛盾。試想一下,若中國分布式光伏系統真正有所起色,電網公www.gesep.com節能司的利益又由誰來保障呢?
4.漲不動,又不得不漲
幾乎中國全部的電池、組件、多晶硅企業都存在巨大虧損,虧損與市場銷量無關,不是銷售不暢通,是售價太低。所以,中國光伏企業若想恢復盈利能力需要提高產品售價,或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,后一種可能性較小,畢竟光伏產業的規?;瘍瀯菀约鞍l揮到極限,相應的技術上升空間也需要時間。短期內,企業只能靠提價來拉升毛利率,當然少量一體化的企業,可以通過建設電站來獲利,進而彌補其制造環節的短板,大部分企業對提升價格的要求非常迫切。
但光伏企業恐怕很難提升產品售價,因為全球各國都在大幅下滑光伏補貼,行業自身也表示,光伏發電已經接近平價上網,光伏發電的競爭力大幅提升。光伏產品任何一個環節漲價都會傳輸到終端,進而提高了系統裝機價格,必將大幅減緩光伏需求量??傊?,行業需要在效益和規模之間做取舍,既想裝機多,又想產品售價高,這本身就是矛盾的。
5.想扶持,又不得不降補貼
2012年6月份,中國政府出臺了光伏平價上網細則,規定給予光伏發電每度1.15元的補貼,到2012年底補貼下降為1元/度,再到今年中旬,欲將度電補貼降低到0.75~1塊錢,補貼下滑速度和力度都極大,與政府扶持光伏產業發展的心態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。
實際上,這體現出了巧婦難為www.gesep.com節能環保無米之炊的尷尬。2012年光伏發電補貼的資金缺口應該在五六十億,這些資金還尚沒有著落,政府難以承受高補貼之重,不得不下調補貼額度。
反過來,中國光伏企業捫心自問,行業裝機成本在一年內到底有多少下滑,在大型地面電站0.75和分布式發電0.4的基礎之上,企業還敢不敢繼續建設。政府下調補貼并非考慮到光伏裝機成本發生變化,就是簡單的沒錢可補。筆者認為,若沒有地方政府的二次推動,恐怕在現有國家政策下中國光伏裝機將陷入停滯狀態。
一面想扶持,一面不得不降補貼,中國光伏行業怎一個“愁”字了得。
6.不能建,又不能不建
中國大型地面電站受并網限制,很多省份其實已經不適宜繼續建設。在西藏地區,部分電站因送電受限而不得不輪流發電,損失慘重。青海省經過2011~2013年的爆炸性增長也接近電網極限,后續發展潛力堪憂。
但是僅靠分布式發電又不能大幅度的拉動需求,未來三至五年中國市場地面電站還將占據主流,也可能會出現不能減但不能不建的尷尬。
總之,咱們光伏行業面臨很多矛盾,這很多矛盾的根源還是發電成本不具備競爭力,企業靠國家那點補貼來度日,導致無法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和民間消費市場。無數個小矛盾的背后其實是由一個大矛盾決定的,即光伏發電成本即高,又想大面積普及,能不出現問題嗎?最終解決光伏行業困境的一定不是政府,而是市場,政府推動作用再大也是輔助,市場才能治本。